上海证券交易所 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被称为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能综合考察股票市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股票投资和合法的股票增值活动的参考依据。那么,这些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被笼统的称为成份股。成分股就是一整套股票里的每只,比如50etf里的股票就叫50etf的成分股。
成份股 选择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股票价格指数的成份股。
成份股可以是全部上市股票,也可以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成份股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条标准:
一是成份股的市价总值要占在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市价总值的相当部分;
二是成份股价格变动趋势必须能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总趋势。
成份股 按照编制股价指数时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样本数量,可以将股票价格指数划分为全部上市股票价格指数(即综合指数)和成份股指数。
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1、算术平均法是将组成指数的每只股票价格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例如,如果所计算的股票指数包括3只股票,其价格分别为15元、20元、30元,则其股价算术平均值为(152030)/3=21.66元。
上证综合指数走向图 2、加权平均法就是在计算股价平均值时,不仅考虑到每只股票的价格,还要根据每只股票对市场影响的大小,对平均值进行调整。实践中,一般是以股票的发行数量或成交量作为市场影响参考因素,纳入指数计算,称为权数。例如,上例中3只股票的发行数量分别为l亿股、2亿股、3亿股,以此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则价格加权平均值为(15×l+20×2+30×3)/(l+2+3)=24.16元。由于以股票实际平均价格作为指数不便于人们计算和使用,一般很少直接用平均价来表示指数水平,而是以某一基准日的平均价格为基准,将以后各个时期的平均价格与基准日平均价格相比较,计算得出各期的比值,再转换为百分值或千分值,以此作为股价指数的值。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综合指数基准日指数均为100点,而两所发布的成份指数基准日指数都为1000点。
摩根斯坦利公司 1、先根据指数编制方法,留下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3、行业分布
上证180指数采用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特点进行调整,将上市公司分为10大行业。
在选择成份股时,首先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具体方法是:第i行业样本配额=第i行业所有候选股票流通市值之和÷上海市场所有候选股票流通市值之和×180。然后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靠前的股票。最后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如果候选调入样本中某行业无合适股票可以选入指数,则由候选调入样本中综合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