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长股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要有成长动因。这种动因包括产品、技术、管理及企业领导人等重大生产要素的更新以及企业特有的某种重大优势等。例如,沪股“外高桥”1992年每股收益仅0.095元,每股净资产只有1.25元,但该只股票的7亿发起人股是以土地和美元折价的,折价方式为土地每平方米仅60元人民币,美元按当时的官方汇率折算。显然,实际外汇价值远高于官方牌价,而1993年“外高桥” 转让的50年期土地价格就达到每平米100—120美元,这中间包含的资本增值和盈利的潜力是惊人的。实际上沪市浦东概念股的真正含义是几只开发区地产股,其不仅具有备受政策倾斜的行业优势,而且还具有由历史造就的能量巨大的原始资产。
2、企业规模较小。小规模企业对企业成长动因的反映较强烈,资本、产量、市场等要素的上升空间大,因而成长条件较优越。
3、行业具有成长性。有行业背景支持的成长股,可靠性程度较高。成长性行业主要有:
1)优先开发产业,即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包括产业发展链上的薄弱行业、经济发展中的领头行业和支柱行业等。
2)朝阳行业,即在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兴盛状态的行业,技术高新、知识密集是其特征,如微电子及计算机、激光、新材料、生物工程、邮电通讯等。
4、评价成长股的主要指标应为利润总额的增长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长水平,因为后者会因为年终派送红股而被摊薄。
5、成长股的市盈率可能很高,如开发区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等。这是投资人良好预期的结果。成长股的高价位有利于公司的市场筹资行为,从而反过来成为成长股成长的动力。
特征 非周期性成长股费雪总结了成长股的15个特征: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否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发努力有多大效果;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否很好;公司管理阶层的深度是否足够;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作得如何;是否在所处领域有独到之处;它是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了解此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是不是很突出;这家公司是否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获取足够的资金,以利公司发展,现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会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管理阶层是否只向投资人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口沫横飞,有问题时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这家公司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毋庸置疑。[2]
原则 成长股一是管理层诚信原则
管理层要诚实可信而又具有出色水平。一个出色的、值得信赖的管理层,一定是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
二是优选快速增长行业的原则
平稳发展的行业里有优秀企业,但在快速增长的行业里更容易找到。再优秀的管理层,如果不是在快速增长的行业里,也很难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就像F1赛车手,给他开夏利,就怎么也跑不过你开的奔驰。在目前的中国地产、银行业仍然处在快速增长阶段,而且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仍然会快速成长。
例如:银行业的华夏经营是非常一般的,但股东可以发现该公司业绩自2003年到2006年业绩增长了一倍,复合增长近25%。这在银行业里是平庸的,但在绝大多数公司里却是不得了的业绩。
三是行业龙头原则(包括细分行业龙头)
要选择行业最为出色的企业即行业龙头。他们往往比同行业第二、第三名的市值高出很多倍。
买卖时机 成长股买入时机选择。
一般事后诸葛亮式的思考是:在低点买入,高点再卖出,然后低位再回补。这种纸上谈兵的操作,至今还没有发现哪位神仙可以做到。如果有那位高人做到,那他的财富一定会超越巴菲特。
费雪告诉我们,没人能够知道高点低点,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两个办法:
1、如果没有财务知识或没有时间研究,可考虑在特定的日子里购买股票,比如每月,或者每季度的某日去买,然后就一直持有。
2、按照安全边际原则购买成长股票。
卖出时机选择。
用费舍的话讲,就是只要当初选择正确,卖出的时机永远不会到来。
少意味着多。(尽量少操作才可以多赚)
但如果发生如下情况,随时都是卖出时机。
1.一开始即买入错误,后来的情况越来越清楚;
2.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变化;
3.有确切的把握发现了一家更好的企业。
除此之外,否则不要轻易卖出。
集中持股。少意味着多(集中持股才可获取大利润)。
社会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在优秀企业当中,能够成长为巨人公司的企业,只是极其少数的。我们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他们选择出来,然后长期持有,就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
分散投资对人的能力是一种考验,没人有能力了解很多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而对不了解的企业来说,分散投资的风险反而很大。
分散投资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误读 成长股投资者很容易误读成长股。
一是把打着成长幌子的伪成长股当作持续成长股。
历史上著名的有蓝田、银广夏、东方电子;现阶段就更多了,譬如目前的杭钢,基本上可以断定伪成长股。
二是把短期暴发性业绩增长当成成长股投资,因而长期持有,导致获利平平甚至亏损。
三是为成长股支付过高的价格。好的企业业需要合适的价格,否则我们的投资收益仍然不会理想。譬如: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均是好公司,但是否好股票,市盈率达100倍,即使不亏,那也是赚未来的钱。
四是随便买入一只自己都搞不懂的企业,也当成成长股,长期投资,后果十分可怕。
五是买入之后,没有经常性跟踪反馈信息,不管不问,企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也毫不知情。[1]